《对弈程序基本技术》专题
 
散列技术和着法排序
 
David Eppstein */
* 加州爱尔文大学(UC Irvine)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
 
  我还没有讲完Alpha-Beta呢,因为我的伪代码里包含神秘的“排序着法”还没有解释,暂时先扔在一边,在讲完散列技术后,我将继续这部分内容。
  散列技术的思想非常简单,很多棋类会出现“置换”的着法,即着法顺序的不同会导致相同的局面。例如在国际象棋中,开局走“1. d4 Nf6 2. c4”和“1. c4 Nf6 2. d4”都会导致一样的局面(称为印度防御),白方两次进兵可以按不同的顺序走。再看一个更加复杂置换:“1. e4 c6 2. d4 d5 3. ed Qxd5 4. Nc3 Qd6(卡罗-卡恩防御),“1. e4 d5 2. ed Qxd5 3. Nc3 Qd6 4. d4 c6(斯堪的那维亚防御),以及“1. e4 Nf6 2. e5 Ng8 3. d4 d6 4. ed Qxd6 5.Nc3 c6(阿廖欣防御)都会在走不同的步数后到达相同的局面。
  因为换位,相同的局面能在Alpha-Beta搜索树的很多位置上找到。如果有一种数据结构能够保存以前找过的每一个位置,那么我们不必重新搜索,取而代之的是查找局面。但是有两个困难摆在面前,一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存放所有搜索过的局面,二是查找速度要足够快以至于超过搜索的时间。幸运的是,找不到已经搜索过的局面也没关系,再搜索一遍就是了,因为毕竟这种情况不会经常发生。
  这种数据结构就是“散列表”(Hash Tables),一个很大的数组,大到不超出物理存储器为止(不要扩展到虚拟存储器,否则会非常慢的)
 
struct {
 long checksum; // long long 可能会更好
 int depth;
 enum { exact, lower_bound, upper_bound } entry_type;
 double eval;
} hashtable[HASH_TABLE_SIZE]; //【译注:完整的散列表还应记录最佳着法。】
 
  对于每一个需要搜索的局面,先计算散列值x作为散列表的指标,另计算散列值y来检查这个局面是否是所要找的局面。
  在搜索一个局面前,先去找 hashtable[x],如果 hashtable[x].checksum == yhashtable[x].entry_type == exact,并且 hashtable[x].depth 不比现在需要搜索的深度浅,那么就可以返回 hashtable[x].eval
  每搜索完一个局面,就把散列值y、当前搜索的深度和搜索的评分保存到 hashtable[x] 里。
 
如何计算散列值?
 
  Zobrist 散列技术(已经在“重复检测”这个话题中探讨过了)是指:在下棋以前(但在程序里)产生随机数组Z[square, piecetype]。棋盘的散列值就是棋盘上各个棋子的Z[s, p]相加,再加上一些额外的信息如是否能王车易位等。通常求和被“异或”运算所代替,因为它操作方便且快速,但算术加法会更好些。走完一步棋后,不要把散列值整个都算一遍,只要减去原来位置的棋子和格子值,并加上新位置的棋子和格子值,就实现了散列值的更新。这个技术同时适用于散列值x和校验值y(但要使用不同的随机数表)
  在散列技术中,另有一些十分有用的诀窍:
  (1) 在走完一步后,不要把散列表清空,这样不但浪费时间,而且原来的内容或许对后面的走法有用。【这里指的是电脑完成整个局面的搜索,走完一步后不需要清空散列表,电脑进行下一回合时,上一回合留下的信息或许有用。当然,是否清空散列表不能一概而论,还要取决于散列表的覆盖策略,以后的文章将谈到这个问题。】
  (2) 如果相同的局面出现在搜索树的不同深度中(例如上面讲到置换时的第二个例子),那么你可能得到比预期更深的搜索结果,这样会非常好。【译者把这个现象称为“搜索树的迁移式延伸”,当这种情况出现在残局时反而不是好事,因为你有可能找到一步杀棋,而它却不是最短路线,你就停止了搜索。后面的文章会说明一个问题,当你搜索到杀棋时,如果你的着法不是最短路线,那么在实战中可能明知杀棋但怎么也杀不了。】
  (3) 不要在搜索树靠近叶子的局面上用散列技术,因为这些局面太多了(它们可能取代别的更重要的局面),并且不去搜索这些局面也不会省掉很多时间。【如果把搜索分为完全搜索和静态搜索两个阶段,那么静态搜索的结果是肯定不写入散列表的,因为静态搜索的分枝因子非常小(只考虑吃子着法),所以查找散列表的时间或许比搜索的时间还长。在完全搜索中,这条法则是就“始终覆盖”这一策略而言的,若使用“深度优先”策略则无所谓。】
 
散列技术如何跟Alpha-Beta联系起来?
 
  国际象棋程序中很多的错误都跟散列技术有关,原因是它们要跟Alpha-Beta搜索联系起来,但你无法绕开这个话题,因为散列技术和Alpha-Beta都是非常有效的搜索方法。现在重新来看Alpha-Beta,当你在一个局面中调用 alphabeta(depth, alpha, beta) 时,可能有三种情况发生:(1) 高出边界(Fail High),即返回评分至少是Beta,但到底多少却不知道;(2) 低出边界(Fail Low),即返回评分最多是Alpha,但到底多少也不知道;(3) 准确值,即返回评分在AlphaBeta之间。如果我们知道准确结果,那么散列表中只记录准确评分,但是高出边界和低出边界的情况,仍然在以后的裁剪中有用。可以跟记录准确评分一样,散列表中也可以记录这两种情况的评分,“下界标志”(lower_bound)代表评分至少是Beta,“上界标志”(up_bound)代表评分最多是Alpha,我们用 entry_type 这个域来表示评分属于哪个类型。如果搜索散列表时返回这两个类型,那么我们需要看它是否在搜索结点之前发生裁剪,如果能发生裁剪,那么直接返回该评分,否则继续搜索。下面是用散列技术的Alpha-Beta搜索的伪代码,散列表的索引值x和校验值y是全局变量,并且在执行着法和撤消着法的时候更新。
 
double alphabeta(int depth, double alpha, double beta) {
 if (depth <= 0 || 棋局结束) {
  return evaluation();
 }
 if (hashtable[x].checksum == y && hashtable[x].depth >= depth) {
  switch (hashtable[x].entry_type) {
  case exact: //【就C语言的语法而言是错的,应该写成“case hashtable[x].exact:”,下同】
   return hashtable[x].eval;
  case lower_bound:
   if (hashtable[x].eval >= beta) {
    return (hashtable[x].eval);
   }
   break;
  case upper_bound:
   if (hashtable[x].eval <= alpha) {
    return (hashtable[x].eval);
   }
   break;
  }
 }
 int eval_is_exact = 0;
 就当前局面,生成并排序一系列着法;
 for (每个着法 m) {
  执行着法 m;
  double val = -alphabeta(depth - 1, -beta, -alpha);
  撤消着法 m;
  if (val >= beta) {
   hashtable[x].checksum = y;
   hashtable[x].depth = depth;
   hashtable[x].entry_type = lower_bound;
   hashtable[x].eval = val; //【译者认为 eval = beta 更加合理。】
   return val;
  }
  if (val > alpha) {
   alpha = val;
   eval_is_exact = 1;
  }
 }
 hashtable[x].checksum = y;
 hashtable[x].depth = depth;
 if (eval_is_exact) {
  hashtable[x].entry_type = exact;
 } else {
  hashtable[x].entry_type = upper_bound;
 }
 hashtable[x].eval = alpha;
 return alpha;
}
 
Alpha-beta和着法顺序
 
  我们现在就回到Alpha-Beta。上次我们的分析指出,在最乐观的情况下,如果能裁剪的地方都裁剪了,那么搜索深度将增加一倍。“能裁剪的地方都裁剪了”这个条件说得再简单一些,就是好的着法在坏的着法之前搜索。着法没有必要完全排序好,但是最好的着法必须首先搜索,或者最好的几个着法必须在比较前面的几个位置搜索。如果不这样做,就不会有裁剪并且不会搜索得很深。
  我们把结点分为A(所有的子结点都搜索过)B(在搜索到好的子结点后即裁剪掉了),那么着法的顺序对两种结点都很重要:在B型结点中,需要从最好的子结点开始,以裁剪掉剩余的节点;而在A型结点中,需要找到足够好的结点,来告诉其他结点,它们都是B型的。
  找到最好的着法当然是很难的,这就是我们需要进行搜索的原因。【言下之意,要在搜索之前找到最好的着法,理论上是不可能的。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以下线索来找:(1) 迭代加深时,散列表会记录前面一次搜索过的结点,散列表中的值可以用来作近似(因为这是相同局面浅一些的搜索)【原作者在散列表中没有记录最佳着法,其实这个着法最应该被首先搜索。】(2) 针对特定的棋类游戏,我们需要一些知识,例如在国际象棋中,吃子的着法往往是好的着法,应该首先尝试;(3) 杀手启发:如果相邻结点有好的着法,并且在现在的结点上该着法也合理,那么应该首先尝试。
  因此在搜索子结点之前要加上一步:按照着法的质量来排序,然后按照这个顺序来搜索。(有时你们可以直接修改着法生成器,让它进行粗略的排序,比如先生成吃子的着法,从而节省下重新排序的时间。)
  还有一个诀窍:如果你希望发生裁剪,那么你不必对所有着法排序,只要排序前面很少几个着法就可以了。那么你应该用这样的搜索算法,最佳着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挑出,然后早早地停止排序,例如选择排序和堆排序。【译者认为冒泡排序是最符合原作者的意图的,因为排序时每扫描一趟即可找到一个最佳着法,在扫描第二趟之前先搜索这个着法。而几乎没有程序是用堆排序的,尽管它的复杂度是所有排序算法中最低的,并且不消耗额外的存储器,但是对100个以下的数进行排序,它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。】
 
  原文:http://www.ics.uci.edu/~eppstein/180a/970424.html
  译者:象棋百科全书网 (webmaster@xqbase.com)
  类型:全译加译注
  • 上一篇 基本搜索方法——简介()
  • 下一篇 基本搜索方法——最小-最大搜索
  • 返 回 象棋百科全书——电脑象棋
  • www.xqbas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