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《对弈程序基本技术》专题
-
- 棋盘的表示
-
- David Eppstein */文
- * 加州爱尔文大学(UC Irvine)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
-
- 要让机器下棋,程序首先必须对两个对象进行存储和操作,它们是局面和着法。这两个对象的表示使得程序可以进行下列操作:
- (1) 执行一个着法(不仅仅是用户所指出的着法,而是在搜索过程中要用到的);
- (2) 撤消一个着法(作用同上);
- (3) 向用户显示棋盘;
- (4) 产生所有可能的着法;
- (5) 对棋盘的局面作出评估。
- 除了显示棋盘以外,所有的操作都应该尽可能地迅速,因为它们会在搜索的循环内被调用。(而显示棋盘的操作毕竟不是经常要做的。【译注:在UCI协议(国际象棋通用引擎协议)中,引擎从不显示棋盘,因此这个操作事实上是多余的。】)
- 着法的内部表示应该是非常简洁的(因为我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来生成一系列着法)而且能快速解读,但是非常重要的是,它应该能代表所有的着法!在国际象棋中,机器内典型的着法表示,就是记录移动棋子的起点格子和终点格子,例如王前兵进两格就表示为“e2e4”(e2代表这个兵起点位置而e4代表终点位置)。不管是否吃子,被吃的棋子都不必记录,因为它可以由终点格子来判断。在机器中位置能表示为6位的数值,所以一个着法可以用2个字节表示。尽管很多程序都是这样表示的,但是这种表示方法不足以表示所有的着法!王车易位时,有两个子要移动,此时我们把它当作特殊情况来考虑,只记录王的移动。问题在于,当兵从第七行走到第八行时,可以升变为后、车、马或象,上述表示方法不能让我们指定升变为哪个棋子。因此在设计着法表示时需要非常仔细,要确认这种表示能够涵盖棋局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。
- 【一般而言,棋类的着法有两种形式,即添子式和移动式。五子棋、围棋、黑白棋等属于添子式,记录着法时只要记录棋子所下到的那个格子。其中五子棋最简单,下完的棋子不再会改变;黑白棋稍复杂些,下完的棋子可能会被后续着法所变换黑白,但每下一子棋盘上就多一子;围棋是最复杂的,由于存在提子的着法,所以局势是可逆的,打劫这样的着法需要很复杂的处理过程。
-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属于移动式,相比较而言中国象棋更简单,当一个棋子从起点移到终点时,只要简单地做一下终点的覆盖即可;而国际象棋由于三条特殊规则的存在而必须做特别处理,有时别的特殊位置的棋子要跟着移动(王车易位),有时别的特殊位置的子要被吃掉(吃过路兵),有时移动的棋子要被其他棋子所替代(升变)。】
- 棋盘的表示可能稍许复杂了些,但也不应该太庞大。它必须包括所有相关的信息,而不仅仅是表观上的,但无关的信息不包括在其中。例如在国际象棋里,我们必须知道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(表观上的信息),而且需要知道一些不可见的信息——现在是谁在走,每方是否还有易位权,哪个过路兵可以吃,从吃子或进兵到现在一共走了多少步。我们还需要知道以前发生过哪些重复的局面(因为三次重复局面即导致和棋),而不需要知道以前所有的着法。
- 【在网络通讯中常常用一种称为FEN串的6段式代码来记录局面,在国际象棋中它的6段代码依次为:棋盘、走子方、王车易位权、吃过路兵的目标格、可逆着法数以及总回合数,基本上涵盖了国际象棋某个局面的所有信息。但是FEN字符串无法记录重复局面,因此UCI协议中规定,局面由棋局的最后一个不可逆局面(发生吃子、进兵或升变的局面)和它的后续着法共同表示,这样就涵盖了重复局面的信息。】
-
- 举例说明国际象棋中的诸多棋盘表示方法
-
- 国际象棋中有很多表示棋盘的方法,以下这些是程序中可能用到的:
-
- 一、棋盘格子的8x8数组
- 每个格子的值代表格子中的棋子(例如:enum { empty, wK, wN, wB, wR, wQ,
wP, bK, bN, bR, bQ, bP })。它的优点在于:(1) 简单;(2) 容易计算子力价值:
-
- for (i = 0; i < 8; i ++)
- for( j = 0; j < 8; j ++)
- score += value[square[i, j]];
-
- 计算可能的着法有些麻烦但并不非常困难,可以找遍棋盘的每个格子,根据棋子的颜色和类型来做分枝:
-
- for (i = 0; i < 8; i++) {
- for(j = 0; j < 8; j++) {
- switch (board[i, j]) {
- case wP:
- if (board[i + 1, j] = empty) {
- 生成到(i + 1, j)的着法;
- }
- if (i == 2 && board[i + 1, j] == empty
&& board[i + 2, j] empty) {
- 生成到(i + 2, j)的着法;
- }
- if (j > 0 && board[i + 1, j - 1]有黑子)
{
- 生成吃(i + 1, j - 1)子的着法;
- }
- if (j < 7 && board[i + 1, j + 1]有黑子)
{
- 生成吃(i + 1, j + 1)子的着法;
- }
- break;
- ...
- }
- }
- }
-
- 但是很多检测边界的判断(例如,兵在车一路就不能吃更外侧的子),使得代码非常复杂,速度非常缓慢。
-
- 二、扩展数组
- 包括扩展边界的10x10数组,在棋子类型中应包括“boundary”这个值。这样就可以花很少的代价,来简化一些判断。【在下面提到的0x88方法问世以前,最普遍的做法却是用12x12的数组(即有双重的扩展边界),这样连马的着法也不用担心跳出棋盘了。】
-
- 三、0x88
- 这个名称来自一个技巧——通过判断格子编码是否包含136这个数(在16进制中是0x88)来检测着法是否合理。下表就是格子的编码(用一个字节),高4位表示行,低4位表示列。
120 |
121 |
122 |
123 |
124 |
125 |
126 |
127 |
96 |
97 |
98 |
99 |
100 |
101 |
102 |
103 |
80 |
81 |
82 |
83 |
84 |
85 |
86 |
87 |
64 |
65 |
66 |
67 |
68 |
69 |
70 |
71 |
48 |
49 |
50 |
51 |
52 |
53 |
54 |
55 |
32 |
33 |
34 |
35 |
36 |
37 |
38 |
39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21 |
22 |
23 |
0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-
- 这样,格子i的左边一格是i - 1,右边是i + 1,上边是i + 16,下边是i - 16,等等。棋盘被表示为128个格子的数组(其中64格代表棋盘上存在的格子),这种表示的优势在于:(1) 数组仅用1个指标,这样写的程序要比用2个指标快;(2) 可以快速简单地判断某个格子i是否在棋盘上——当且仅当(i & 0x88) == 0时i在棋盘上。(因为列超出范围时i & 0x08不为零,而行超出范围时i & 0x80不为零。)这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常用的技巧。
-
- 四、位棋盘
- 我必须在这里多花些笔墨,因为这个技术还不被人所熟悉,但是我认为它可能会很好用的。以前用一个格子数组,每个元素含有一个棋子,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棋子数组,每个元素代表棋盘上哪几个格子有这个棋子,按位压缩表示。由于棋盘上有64个格子,所以棋盘可以压缩成一个64位的字(即两个32位的字)。这种表示最大的优势在于,可以通过布尔操作(位操作)来加快局面评估和着法生成操作的速度。试想一下,如此烦琐的事情可以用压缩的字运算来解决,例如下面的局面:
-
-
- 白方的兵(这个64位数字记作wP)应该由这些位构成:
-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1 0 0
- 0 0 0 0 0 1 0 0
- 0 0 0 0 1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1 1 1 0 0 0 0 1
- 0 0 0 0 0 0 0 0
-
- 而被黑方占据的格子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:
-
- bOcc = bP | bN | bB | bR | bQ | bK
-
- (这里bP等等代表黑方不同兵种的棋子),类似地可以计算白方占据的格子,还可以把这两个格子作“或”运算得到所有被占的格子。这些白兵前进一格可能到达的格子,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:
-
- single_pawn_moves = (wP << 8) & ~occupied
-
- 现在仔细看一下过程,先将wP左移8位,来产生每个兵前面的格子:
-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1 0 0
- 0 0 0 0 0 1 0 0
- 0 0 0 0 1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1 1 1 0 0 0 0 1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
- 然后求被占格子的“非”运算得到空的格子:
-
- 0 0 1 1 0 0 1 0
- 1 0 1 0 1 0 0 0
- 1 1 1 0 0 0 1 1
- 1 0 1 1 1 0 1 1
- 1 0 1 1 0 1 1 1
- 1 0 1 1 1 0 1 1
- 0 0 0 1 1 1 1 0
- 0 1 0 1 0 0 1 0
-
- 对以上两个位棋盘按位作“与”运算,就得到这些兵前面的没有被占的格子了:
-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1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1 0 1 0 0 0 0 1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
- 参照兵走一格的方法,可以找到兵走两格的着法,即再左移8位,“与”上没有子的格子,再“与”上一个只有第四行都占满的常数棋盘(这是兵走两格能到达的唯一一行):
-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1 1 1 1 1 1 1 1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 0 0 0 0 0 0 0 0
-
- 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常数棋盘是在编译的时候生成的,而不需要在每次着法生成的时候再计算出来。兵吃子的情况也类似,先左移7位或9位,再“与”上一个常数棋盘以过滤左边线或右边线的格子【对于左移7位产生吃右边子时,需要考虑子在右边线的情况,此时左移7位是同一行的左边线,因此需要排除这个格子,即“与”上一个常数棋盘,代表除左边线以外的所有格子】,最后“与”上bOcc【前面提到过这个棋盘,代表黑子所占的格子】。
- 位棋盘这个技术不能简化代码,但是它能一次就产生兵的所有着法,而不是一次只产生一个着法。此外,这个过程中有些表达式需要多次反复使用(例如bOcc),但只要计算一次就可以了。因此,位棋盘最终变得非常高效,在棋子数比国际象棋少的棋类中,我想位棋盘的效果会更好。
- 有个复杂的问题产生了:计算位棋盘中有多少非零位,或者找到【最低或最高的】一个非零位(例如把兵可以到达的位棋盘转化为一系列着法),这些操作往往非常重要。计算位数的操作可以一次计算一个字节,做一个长度为256的数组,每个元素代表它的指标所含有多少个非零位,然后通过查表来完成。在找到一个非零位的计算中有个技巧:x ^ (x - 1)(“^”代表异或),会得到一个二进制为...000111...的数,x ^ (x - 1)的第一位就是x的最后一位非零位。如果要求得这个数字【x ^ (x - 1),即型如...000111...的数】的第一位,就把它对某个特定的数M取余数(不同的...000111...这样的数对M取余数必须不同),然后去查表。例如,以下的代码可以找到一个字节的最后一个非零位:
-
- int T = { -1, 0, 7, 1, 3, -1, 6, 2, 5, 4, -1, -1 };
- int last_bit(unsigned char b) {
- return T[(b^(b-1)) % 11];
- }
-
- 【把原作者提到的这个技巧扩展到16位或32位的情况,不妨可以试探一下(只要找得到合适的除数即可)。但是原作者没有充分考虑计算机的运算特点,因此译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合理的设计。由于“电脑一做除法就成了傻瓜”,所以代码中取余数的过程严重影响了效率,为此译者收集了一些使用炫技的程序,可以迅速完成求位数和查找位的操作。
- (1) 求一个32位数中有几位非零位的运算——Count32操作:
-
- int Count32(unsigned long Arg) {
- Arg = ((Arg >> 1) & 0x55555555)
+ (Arg & 0x55555555);
- Arg = ((Arg >> 2) & 0x33333333)
+ (Arg & 0x33333333);
- Arg = ((Arg >> 4) & 0x0f0f0f0f)
+ (Arg & 0x0f0f0f0f);
- Arg = ((Arg >> 8) & 0x00ff00ff)
+ (Arg & 0x00ff00ff);
- return (Arg >> 16) + (Arg
& 0x0000ffff);
- }
-
- (2) 求最低位非零位是第几位的运算——Lsb32操作(LSB = Least Significant Bit):
-
- int Lsb32(unsigned long Arg) {
- int RetVal = 31;
- if (Arg & 0x0000ffff) {
RetVal -= 16; Arg &= 0x0000ffff; }
- if (Arg & 0x00ff00ff) {
RetVal -= 8; Arg &= 0x00ff00ff; }
- if (Arg & 0x0f0f0f0f) {
RetVal -= 4; Arg &= 0x0f0f0f0f; }
- if (Arg & 0x33333333) {
RetVal -= 2; Arg &= 0x33333333; }
- if (Arg & 0x55555555) RetVal
-=1;
- return RetVal;
- }
-
- (3) 求最高位非零位是第几位的运算——Msb32操作(MSB = Most Significant Bit):
-
- int Msb32(unsigned long Arg) {
- int RetVal = 0;
- if (Arg & 0xffff0000) {
RetVal += 16; Arg &= 0xffff0000; }
- if (Arg & 0xff00ff00) {
RetVal += 8; Arg &= 0xff00ff00; }
- if (Arg & 0xf0f0f0f0) {
RetVal += 4; Arg &= 0xf0f0f0f0; }
- if (Arg & 0xcccccccc) {
RetVal += 2; Arg &= 0xcccccccc; }
- if (Arg & 0xaaaaaaaa) RetVal
+= 1;
- return RetVal;
- }
-
- 对64位数字进行操作,把它分解成两个32位字,分别对两个字调用上面的函数就可以了。如果程序能运行在64位的处理器上,只要对上面三个函数略加改动就可以了。】
-
- 如何撤消着法?
-
- 还记得吗?我们说过在棋盘表示方法中需要涉及撤消着法的操作。现在有两种解决方案:(1) 用一个堆栈来保存棋盘,执行一个着法前先将棋盘压入堆栈,撤消着法就从堆栈弹出棋盘,恐怕这太慢了……
(2) 用一个堆栈来保存着法,执行一个着法前先将该着法及其相关信息压入堆栈,撤消着法就根据该着法还原棋盘及其相关信息。例如,在国际象棋中只要保存被吃的棋子(如果吃子的话),以及王车易位和吃过路兵的权利等信息。
-
- 重复检测
-
- 某些棋类在发生重复局面时要用到特殊的规则,如围棋和国际象棋(在国际象棋中,第三次出现重复局面时,制造重复局面的一方就有权宣布和棋)。那么如何知道是否出现重复局面呢?答案很简单:用散列函数把局面转换成一个相当大的数(我们以后要谈到这个问题,因为这个技术还可以加快搜索速度),然后保存一系列前面出现过的局面的散列值,从这些值里面找就是了。一个典型的散列函数,先随机产生一张64x13的表,如果棋子y在位置x上,就把表中[x, y]这个数加到散列值上(忽略溢出)[即Zobrist值]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棋子y从位置x走到位置z时,可以快速地更新散列值:减去[x, y]并加上[z, y]即可。
-
- 原文:http://www.ics.uci.edu/~eppstein/180a/970408.html
- 译者:象棋百科全书网 (webmaster@xqbase.com)
- 类型:全译加译注
上一篇 概述
下一篇 数据结构——位棋盘
返 回 象棋百科全书——电脑象棋